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06年第03期(总第15期)(02月13日)

发表时间:2006-04-19 13:48:27

2006年保险业发展环境和任务(上)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  郭金龙

河南财经学院  张许颖

 

一、“十一五”规划建议对保险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对保险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有许多前瞻性的新提法,也是2006年保险业发展所处的最重要环境,使保险业发展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1.从“五年计划”到“五年规划”,一字之变,规划取代计划,是中国在宏观经济运行方面从政府主导向以市场为基础的标志性转变,必将对“十一五”期间保险业发展战略和规划、市场监管产生重大影响

首先,“计划”让位于“规划”,凸显政府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为保险业制定发展战略和规划指明了方向,保险业发展和监管都将更加注重市场的规律,以市场为导向;

其次,微观和过细的量化指标将被淡化,政府更加注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把握和调控,“规划”更加注重宏观性、战略性和长远性。因此,保险业在制定发展战略和规划时,要抓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突出战略方针、战略任务、战略布局、战略措施和重大政策,不宜搞过多过细的量化指标;

第三,政府职能转变迈出新步伐,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而保险业的三大职能之一就是社会管理,这就为提高保险业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重要机遇。

.《建议》提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为保险业加快发展改革步伐指明了方向

2003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解决保险业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保险业发展。 “十一五”期间保险业也要坚持“六个必须”的原则:即必须保持保险业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保险业增长方式,必须提高保险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必须促进保险市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不断增强保险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必须不断深化保险业的改革开放。

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是“十一五”期间保险业要始终把握好的重大原则。保险业要实现保险的经济补偿、资金融通、社会管理三大功能,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保险需求,需要保险业持续较快的发展。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努力促进保险业持续快速发展。

加快转变保险业增长方式,是保险业发展的一条主线。保险业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发展。如果忽视增长质量和效益,盲目扩大规模,片面追求一时的高速度,这种发展是不能持续的,势必会造成大的起落。我们要以加强偿付能力监管为重点,促进保险业加快增长方式的转变。

提高保险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是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保险业发展过多地依靠扩大规模和增加物质投入,在经营、管理、产品等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竞争力不足,对此要有强烈的紧迫感。要从推动保险业创新体系建设、深化体制改革、加强风险防范和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增强保险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促进保险市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一项战略任务。目前保险市场发展结构不合理的突出问题,是保险市场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供给和需求关系失衡,这是保险业发展存在诸多矛盾的重要原因。着力解决保险市场城乡结构问题,才能持续扩大保险需求,增加产品创新,显著提高保险业增长质量和效益,实现较快发展。

  不断提高保险业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寻找保险业新的增长点的一条重要渠道。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必将面临着许多新的风险,和谐社会建设必然要求不断防范和化解各种各样的风险,保险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将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面对新风险保险的作用,将为保险业发展寻找到更多的增长点。

  不断深化保险业的改革开放,是保险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保险业的发展离不开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必将促进保险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已进入加入世贸组织的后过渡期,对外开放面临更加复杂的国际环境。保险市场开放过程中,新的矛盾和问题会不断出现。必须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把既符合我国利益、又能促进我国保险市场健康发展,作为处理保险业对外开放的基本准则。

.《建议》为保险业广泛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寻找新的增长点,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宏观政策依据

《建议》提出“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制定和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社区服务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营利性公用服务单位要逐步实行企业化经营,发展竞争力较强的大型服务企业集团。大城市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位置,有条件的要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说明保险业在“十一五”期间将面临非常好的政策环境,保险业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特别需要关注的是关于发展服务业要“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营利性公用服务单位要逐步实行企业化经营,发展竞争力较强的大型服务企业集团”的提法,“营利性公用服务单位要逐步实行企业化经营,发展竞争力较强的大型服务企业集团”为保险业参与年金管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村人身保险,以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寻找新的增长点,做大做强保险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宏观政策依据。

.《建议》指出“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为发展“三农保险”提供了机遇。

“三农保险”是农村金融的一部分,由于没有统一的政策支持、风险大、盈利水平低甚至是亏损等诸多原因,“三农保险”发展受到一定制约,不能满足广大农村地区的保险需求,甚至影响了我国的农业生产。“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为打破农业保险发展的僵局扫除了障碍,为“三农保险”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建议》指出“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注重社会公平”,特别是提出“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未来将使城乡保险市场需求增加,为保险市场快速稳定发展创造条件

可以预计,中等收入者比重增加,必将促进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城镇居民对保险的需求会不断增强。同时,由于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战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农村保险市场需求会明显提高。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936元,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现金收入的比例高达80%以上。同时,2004年农户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8178亿元。2004年农民的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初步测算相当于城镇1992年到1993年间的水平,这正是城镇保险发展的起步阶段。因此,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得不断增加,城乡市场潜在的保险需求会不断被激活。

.《建议》在论述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时,指出“发展企业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认真研究制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措施”,为保险业积极参与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

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收入的提高,使基本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必须发展企业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农民面临许多新风险,如农民的失地风险、农民工保障风险、农民的养老风险、家庭保障方式失效风险、医疗与大病风险等。这些风险的特点和中国农村的现实决定了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能照搬、模仿城镇的做法,必须积极探索面对农民面临的五大新风险的特色道路。现阶段不少地方政府受财力约束,政府财力有限,甚至无力发展农村社会保险,面对新的风险,广大农民处于低保障、少保障、甚至无保障的状态。在农村社会保险不足和缺失状态下,商业保险在化解农民面临的新风险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过程中起着先导和启蒙农村保险意识的重要作用。因此,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和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要求,为保险业发展提出许多新要求和任务。

二、“十一五”期间保险业发展的几个问题

1.发展保险业的基本途径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创新现代保险的三大功能

保险业是世界上监管最严密、审查最严格的行业之一,这是因为国民经济中没有一个行业像现代保险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社会管理三大功能,并且经营管理中“技术”含量“高、专、精”,保险业发展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影响波及面大且深远。因此,世界保险业发展的历史与现实表明,保险业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业,以市场为导向,深化、创新现代保险的三大功能是实现保险业“稳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基本途径。

1)深化、创新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充分发挥保险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经济补偿、风险管理是保险的基本功能。深化、创新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就是要强化保险的经济补偿、风险管理的基本功能,以此为基础深化对保险功能的认识,保险业产品和服务创新,以及发展领域创新必须紧紧围绕这个基本功能。只有这样保险业发展才能够成为社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挖掘现代保险的功能,以保险功能的理论创新带动保险制度创新、产品服务创新,使保险业在更深层次和更广领域上参与到国民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工作中去。   

2)深化、创新保险的资金融通功能,使保险业真正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资金融通是保险最直接、最重要、金融技术程度最复杂的派生功能,也是促进保险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尽管我国保险业发展已经颇具规模,但是,无论从保费收入、资产规模和资金运用等方面,保险业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保险业的主要指标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比重还比较小。“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将进入稳定增长期,金融改革和开放将进一步深化,因此,保险业必须抓住时机,深化、创新保险的资金融通功能。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货币市场是一种互动发展的关系,深化、创新保险的资金融通功能,必须深化对保险市场发展特点的认识,积极主动促进保险市场融入我国金融改革当中去,而不是被动利用金融市场发展实现保险的资金融通功能。例如,目前保险市场负债与资产的匹配关系,基本是“长期负债与短期资产运用”,而银行市场负债与资产的匹配关系刚好相反。怎样把握、深化诸如此类保险市场发展与其它金融市场发展的不同特点,加大深化、创新保险的资金融通功能是促进“十一五”期间保险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只有不断深化创新保险的资金融通功能,才能使保险真正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深化、创新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认真研究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风险,促进商业保险广泛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为社会风险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是保险业参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最重要派生功能。目前我国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发挥还处在较低水平。首先,人们对商业保险的从业人员、机构、技术、管理等优势认识不足,对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认识不足。其次,实践中保险在发挥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的结合点选择、实现途径与方式等方面还处在探索之中,实际取得的效果还不大。因此,深化、创新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第一,要结合中国实际从理论上深入研究我国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第二,结合成功经验广泛宣传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作用,使社会各界(包括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第三,不断从理论上和实践中探索保险在发挥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的结合点选择问题、实现途径与方式等问题,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保险社会管理功能的实现机制与法律保障体系。第四,积极试点完善保险业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中争取发挥更大作用。

2.金融改革与保险业发展

近年来,保险业与金融行业的其他部门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随着我国保险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和金融改革步伐的加快,未来保险业的发展也必将更深入地融入到我国整个金融业的发展和金融改革之中。

促进保险市场与金融市场的良性互动,是保障我国金融体系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之一。中国保险业发展离不开金融市场,保险公司必须具备多样化的保险资金运用手段,以保障保险资金的安全和收益;同时,保险业也要主动参与金融市场改革,通过产品创新,为金融市场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抓住我国金融改革不断深化的历史机遇,是当前促进保险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

1)国家的宏观调控更加市场化,保险市场运行面临更多的不确定外部因素,对保险业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宏观调控更加市场化手段,特别是2005年来我国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汇率形成机制,2005年7月份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迈出重要一步,中央银行数次调整各种利率,利率和汇率浮动范围扩大,投资市场开放的步伐加快,保险市场运行面临更多的不确定外部因素。这些因素一方面增加了保险公司利用金融市场开发新的保险产品盈利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使得保险公司面对更大得利率或汇率风险,对保险公司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金融体制改革中,保险业地位亟待提高,需要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首先,“十一五”时期将推进中国金融体系市场化改革。首要的是加快商业银行改革,其中核心是推进4家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将其建成多元投资主体、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同时,还将推进其他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加大金融产品的市场化开发力度,保险业的改革排在银行、证券之后。其次,“十一五”期间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现代金融体系。逐步提高通过市场来配置金融资源的比重,提升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大力发展以资本市场为核心,包括货币市场、外汇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在内的各类金融市场,其中重点将推动债券市场的发展,保险市场发展也排在较靠后位置。第三,扩大金融市场开放程度。“十一五”时期我国将实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继续逐步地开放金融市场,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将有较大提高。第四,“十一五”时期将完善金融监管制度,建立有效的风险识别监管体系,提高风险免疫能力和风险处置能力,金融监管的效率将有极大的提高。第五,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维护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金融市场创新和竞争都将进一步加剧。混业经营、金融机构对金融资源的竞争也将白热化,保险市场由于发展时间短、核心竞争能力不足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相对被动,在金融服务业中行业自身竞争力亟需提高。因此,“十一五”时期保险业一个重要战略任务就是,在金融市场竞争中培育核心竞争能力,增强自身实力,发挥更大影响和作用。

3.保险业新的增长点问题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从总体上我国保险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规模小,经营粗放,服务质量不高,保险的作用发挥不充分,竞争力不强,对外开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国保险业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保险业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人们需要的许多保险产品保险公司还不能提供,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养老、医疗、教育、住房、责任等保险产品还不能满足广泛的社会需求,保险还没有渗透到各行各业、社会各个领域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十一五”要促进保险业“稳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必须不断探索和挖掘新的增长点。在发展“三农保险”,全面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及紧随金融改革和创新将成为保险业新增长点的主要源泉。

1)发展“三农”保险将成为“十一五”期间保险业新的增长点。相关研究显示,根据农村的经济社会状况和金融环境,抓住农村具有实际需求能力的“中产阶层”为需求切入点,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发展农村人身保险市场以及“三农”保险将成为“十一五”期间保险业新的增长点。根据农民面临的农民的失地风险、农民工保障风险、养老风险、传统保障方式失效风险、大病风险等,保险业积极参与失地农民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工保障、农民养老保障等将是保险业新的增长点。目前,需要在理论上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2)保险业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结合点问题。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关键是选择保险业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结合点。

相关研究表明,根据中国的实际,保险业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结合点是,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的优势互补作用,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地位,政府购买商业保险的各种“服务”,加快和谐社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这是因为,首先,构建和谐社会,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就像一场战役,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都是重要的方面军,中国复杂的社会经济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新的风险决定了这是一场大的战役,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虽然各具有特点和优劣势,都不可能单独打赢这场大的战役,只有走优势互补之路。第二,现实告诉我们对于农民面临的养老、失地、医疗、农民工流动等风险,适用城市的社会保险无法单打独斗解决这些风险保障问题,实践证明以政府为主导,单独推进的农村社会养老探索是并不成功的。第三,商业保险的优势和积极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与启示告诉我们,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在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过程中优势互补作用的结合点是,政府购买商业人身保险的各种“服务”和为商业保险创造有利条件和政策优惠。通过购买服务和为商业保险创造有利条件和政策优惠这个结合点,政府主导作用和社会保险的特点可以得到发挥,同时,在政府可以节约大量成本(人员、服务网络建设、管理等方面的成本),提高社会保险的效率,符合中国的实际。第四,商业保险在开拓农村市场时,面临着前期投入成本大、许多不确定性等因素,也不可能孤军推进,必须取得政府的多方面支持,否则,可能遭受重大损失。因此,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服务农村、农业和农民,走与社会保险的结合之路是一个必然选择。第五,一般理论认为商业保险只能在社会保障的第三层面发挥作用是不符合中国实际的。根据我们对中国社会经济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新的风险分析、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判断、社会保险和商业人身保险的特点和优劣势对比,以及商业保险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经验和启示,在中国选择通过政府向商业人身保险购买各种“服务”以及为商业保险创造有利条件和政策优惠这个结合点,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的一、二、三个层面上都可以起到积极重要作用。

3)金融产品创新中住房按揭抵押贷款保险等也将是保险业新的增长点。房地产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地产需求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仍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住房按揭抵押贷款保险的发展潜力巨大。近来房地产价格出现波动,按揭贷款增长和住房按揭抵押贷款保险业出现一定下降,带来一定的金融风险,也给住房按揭抵押贷款保险的经营带来一些困难。目前住房按揭抵押贷款保险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产品单一。未来结合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状况,借鉴国外经验,积极探索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例如:美国有多种按揭保险产品,其中作为人身保险产品的按揭保险,在不增加银行风险的情况下大幅度降低首付款比例(而目前直接降低首付款比例的方式将给银行业带来极大风险),在拉动房地产需求的同时也可以带动保险业发展。(未完待续)

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关于我们 | 中心介绍 | 知名用户 | 联系我们 |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27号综合楼6层 邮编:100710

电话:010-65265190 E-Mail:rcied_cass@163.com(常用) rcied@cass.org.cn(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