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武建东:财政盈余大国应择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发表时间:2009-02-05 12:15:00

 

  财政部长谢旭人在15日举行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表示,预计2008年中国财政收入将突破6万亿元。同时根据财政部的最新统计,20081-11月,全国财政收入结余超过1万亿元。

  从2007年的5万亿元到2008年的6万亿元,我国的财政收入增长水平是世界大型经济体最高的。然而,就社会保障力量而言,我们在拥有高速增长的财政资源的同时,也拥有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最高的社会保障欠账——由于中国实行先改革后保障的异步实践战略,社保欠账目前已经累计超过2万亿元。因此,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财政收入增长水平是建立在国家社会保障能力整体不完善的巨大漏洞基础之上的,由此所形成的繁荣是脆弱的繁荣,是对未来国家信用的透支,也是高风险的平衡。财政的信用周期可以延展,但是欠的账终究是要结算的。

  20081-6月,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达到4403亿元,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296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收入258亿元。可是,20081-6月,全国实发基本养老金仅为3724亿元。也就是说,依赖现在单位和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金4403亿元支付已退休人员的养老费用3724亿元,还结余679亿元。这种临时性的养老制度被我们称为现收现支制度,其本质就是以现在单位和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金支付已退休人员的养老费用,以现在单位和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金成为国家积累。这不是庞式骗局,但不可否认两者运转原理有相似之处。这使得缴费最直接、负担最大的劳动类群的个人养老账户最不实在,其缴费也难以实现必要和可能的最大的投资收益,这样客观上侵害了因应改革需要直接和先期参保人员的利益,丧失了对先期缴费人员的激励机制。

  这种现收现支的社保制度促使中国20081-11月的财政保持了1万多亿元结余,同期的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虽然比上年同期增长33.7%,也只有5517.83亿元,这个小体量的财政支出还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的社会保障支出。因此,这个规模的财政投入无法推动整个社会放心消费,而直接导致中国过高的储蓄水平,也直接制约着中国从生产社会向生产社会和消费社会并重的社会范式的转型,并导致中国内需能力的过度紧缩。

  可以说,社会保障不足已经成为中国转型为消费社会的基本障碍,不大举改善,就不足以推动中国经济进入新的高速增长区间,而且还可能直接导致国家对已参保人员的增值和收益的历史赔偿和补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探索新的改革思路,以挽救中国市场经济体系的社会保障的基本制度和国家信誉。营建新型的社会保障体系应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调节点和修补区,应成为加快落实中国宪法基本价值观——平等权的基本国策。

  目前国务院已提出2009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筹,2012年实行全国统筹的目标。20081230日又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草案)》,虽然这个草案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但已经揭开了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中国社保体制的运转,使各险种的缴费对象有了突破,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管理除外的其他人员被纳入到城镇职工各项社会保险体系,城镇居民被纳入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农村居民也将逐步入农村养老保险。

  这就要求我们集中性地改造现收现支的社保体制,有效统筹中国的财政储备资源,在未来四年内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其中一个最理想的途径就是将部分中央企业的资产和利润分期划转有关国家信托机构,以一揽子解决中国社保的历史窟窿。

  据国资委统计:2008年预计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1.5万亿元,实现利润7000亿元左右。剔除两次自然灾害的影响及石化、发电企业等政策性亏损的减利因素,实现利润总额将在1万亿元左右。近三年以来,这部分利润外加金融国企的利润,每年都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如果未来四年分期化转其中的2万亿元现金盈利,另加1万资产的股权直接解决社保欠账,也就相当于打开了中国通向内需社会的阳光大道,也可以说国企为中国的市场经济立下了汗马功劳。这应该比利用《劳动法》修补社保制度更有效。

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关于我们 | 中心介绍 | 知名用户 | 联系我们 |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27号综合楼6层 邮编:100710

电话:010-65265190 E-Mail:rcied_cass@163.com(常用) rcied@cass.org.cn(备用)